时间:2022-10-09 19:41:01 | 浏览:505
原创 逃妈 东西儿童教育
上周六早上手机蹦出一则新闻,我晃了一眼,看到有警车出动,道路封锁的景象,旁边还立着“考试区域严禁通行”、“禁止鸣号”的牌子。
心想今天是高考吗?好像日子还没到啊,而且听说今年有些地区的高考还推迟了的嘛。
再仔细看,原来是前几天江苏某地的中考英语听力口语考试。国家电网还出动了很多工作人员,以保障各个考点的电力供应,总之阵仗挺大。
想想也正常。
这两年又是双减又是新课标,拉平了看,其实是砍掉一些效率不高的刷题、重复练习,往更实用、更灵活应用的方向走。
就英语来说,听力口语肯定会越来越受重视,毕竟这才是语言学习的根本嘛,学语言,不就是为了沟通交流么。
不过这两样,还真是很考验孩子的长期积累功夫,没法抱佛脚。
而且它们都很依赖“外部条件”,有充足的语言环境,比天赋、努力啥的都重要。
我们家就是个极端例子,我跟逃爸吭哧吭哧学了十多年英语,而逃逃5岁零基础开始在美国上学,一两年后,他的听力口语就全面超过我们了。
所以我觉得,提高听力口语最本质最有效的方法,就是要有语言环境。
没真实的,也得“造”一个。
怎么造呢?
01
先说听力
目前看,听力和口语的占分比例一般是2:1的样子,所以还是听力更重要些。
和阅读分泛读、精读类似,听力同样也是要搞好两方面,泛听和精听,前者保量,后者保质。
❶ 泛听
泛听的环境比较简单,就是给孩子提供充足的听力资源和方便的工具,让TA多听,一有空闲时间就听。
但,多听并不是“泛泛而听”。听力资源的选取还是要有讲究的。
一是选孩子熟悉的材料。比如课内或者课外班正在学习的教材,孩子的课本、新概念、朗文、剑桥少儿英语等等。
二是选孩子感兴趣的材料。比如喜欢的书,苏斯博士、老鼠记者、神奇树屋…或者喜欢的电影脚本音频,冰雪奇缘、疯狂动物城等等。
虽然泛听并不要求听全听懂,但也不要让孩子听既不熟悉又不感兴趣的材料,这样很容易成为背景“白噪音”,孩子只是听见了,但并没有听进去,没有收获。
❷ 精听
精听的要求就要高很多。
它要精,要准,要非常适合孩子的水平。
记得我们刚来美国时,逃逃在学校被安排在ESL班。English as Second Language,就是专门为非英文母语家庭孩子安排的班。这些孩子从小没怎么接触过英语,家里也缺乏语言环境,需要额外“开小灶”。
燃眉之急的是听力训练,因为这直接影响到孩子上课听讲的效果。
ESL的老师建议,泛听平时在学校已经有一定环境,而精听,家长得和她打好配合。
具体是这么操作的:每隔一段时间,记得大概是一两个月的样子,老师会跟每个孩子进行一对一的听说测评,给家长提供接下来适合的精听材料,平时在家里陪孩子练习。过一段时间,再测评,再增加练习材料的难度。
依次循环,让孩子的听力一级一级往上涨。
那放到没有老师带,家长也没时间没精力陪练的环境下,该怎么操作呢?
这里我得给大家推荐一个很好用的工具,就是最近一直在体验测评的“有道听力宝”。
练听力的工具市面上挺多的,但我总觉得绝大多数都没把最关键的功能做好。
而听力宝真就把我想要的,当年和ESL老师打配合的那套给做出来了。
它有一个Standard 分级测试、Schedule 制定目标、Speaking 听口训练的教学体系。
一上来先给孩子做个测试定级。
然后,根据孩子的水平智能匹配合适的精听材料,制定学习目标计划。
按照这个计划,每天带着孩子练习精听。
过一段时间,重新测试升级,上新的材料,开始新一轮的练习。
有没觉得这个做法似曾相识?
其实跟我以前和大家分享过的“分级阅读”升级路径很类似。
美国的小学老师会在教室里放很多不同级别的分级读物,每隔一段时间会给每个孩子做评测,让孩子知道自己现在适合读哪一级,每天读多少,要达到什么目标。
语言学习,就是得有路径有方法有目标,否则资源再多再好也是抓瞎。
说到资源,因为听力宝自带了海量听力材料,还支持用户自主上传,所以也是非常好的 “泛听”工具。
总之,听力的语言环境,用它算是可以搞定了。
02
再说口语